新闻
NEWS
云上的日子,中国高尔夫如何发力
12个月前,当刘欢自己的室内高尔夫球馆开业时,他想不到,眼前的这套设备,将会让他创造一项中国高尔夫的历史。
上周日晚,当中国巡回赛有史以来第一场“全职业”赛事落下战幕时,笑到最后的就是刘欢。历经6轮、108洞、21座城市、47个球馆、60台模拟器间的角逐,来自于湖北的这位职业教练力压其他132名对手,以394杆、低于标准杆36杆的总成绩赢得了中巡赛-如歌高尔夫网络冠军赛的冠军奖杯。
而这,仅仅是他第一次参加职业比赛。
决赛现场
从未打过职业,却问鼎职业冠军,结果多少让人意外。
但一位经营模拟器球馆的老板,赢了模拟器的线上比赛,似乎也在情理之中。
尽管今年才刚刚过半,但对于高尔夫乃至体育而言,2020都会成为在未来被无数次回溯的年份。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但也带来了创新的机会,促使高尔夫赛事的内容、组织、参与甚至观赛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。数十年未有之高尔夫大变革,造就了一场中巡赛携手如歌高尔夫的线上巡回赛;仅限职业球员云集的“群英会”,却诞生了一位“最平民”的冠军得主。
刘欢第一次“参加”职业赛就赢得冠军
不要小看这一场虚拟的“云战”,看似一个个“非典型”的赛果现象背后,无不定义了高尔夫产业发展变化期的“典型”特征。
职业球员需要比赛
“没比赛打实在是有些无聊,有比赛还不得赶紧上。”这是一位球员上周在接受中巡赛采访时的感慨。
自从1月17日海口观澜湖二号场的中巡赛资格赛收杆之后,国内男子职业赛就再也没有开出一球。长达近半年的时间内,没有了比赛,高尔夫球手不仅要考虑生计问题,甚至连“职业球员”的身份认同都会出现问题。
职业球员期盼复工许久
大部分球员生活的主旋律还是“早健身,午练球”,期待快点复赛,心中却已经慢慢“长草”——疫情之下国家的严格管控,让高尔夫线下“复工”遥遥无期,如果连一场哪怕形式上的高尔夫比赛都没有,甚至会影响到职业球员群体对高尔夫运动的坚守和热爱……
而以服务球员为己任的巡回赛,中巡赛主办方也在想方设法为球员们创造比赛“解渴”。于是在5月份,当中巡赛与如歌高尔夫一拍即合,决定在全国380多家如歌联网球馆中,选择21个城市47家球馆作为参赛点,并设立20万元总奖金,创立一场线上版的正式职业比杆赛时,得到了球员们的热烈响应:刚公布两天,报名就已爆棚。
“在高尔夫模拟器上,还原一场职业比杆赛,这种比赛形式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。在疫情下能有这种赛事的机会,我觉得也给了球手很大的锻炼。”中巡赛CEO严军说,“大家也看到了,球员们参与这个网络赛的热情是一浪高过一浪。”
中巡赛CEO严军
一百多名球员,不同的空间,同一个时间,参加同一场实战比杆赛,对于高尔夫模拟器的硬件技术,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“这点确实要感谢如歌,他们在一个月左右把这个软件开发出来,实现了云分组、云出发、云计分。”严军说。
为了配合如此大规模的正式比赛,做到多轮次实时同步,数据精准、击球参数统一,如歌的工程师的确付出极大努力。最终,赛事云平台更新之后,本次网络冠军赛的赛事信息——无论是每组球员的名单、开球TEE台、出发时间,还是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第几轮,几号洞,当前轮成绩以及总成绩,都在各个城市的每一套系统上做到了一目了然。
“球员之间虽然远程同组,却是音频视频同步。这样的比赛从心理上来讲,会让人感觉相互之间距离更近,压力反应甚至比真实比赛还要大。”观摩了全部6轮比赛的严军说。
刘欢精彩开球
据严军透露,中巡赛已经向国家体育总局上报了申请复赛的方案。“如果说能够批下来,下半年恢复几场中巡赛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。而在中巡赛2020赛季即将复赛的时候,我们做一场网络冠军赛,也是在为新赛季热身。”
比赛需要职业球员
打职业高尔夫比赛一直是刘欢的梦想,但如果没有身旁的人提醒,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也有机会参加职业赛,上周日那座冠军奖杯,恐怕也将花落他家。
“一直想参加职业赛,可是不知道从哪里报名。直到如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,职业教练的身份这次也可以参赛。”刘欢在深圳决赛轮3强的现场感慨道,“希望以后这种比赛可以多办,让我们这些教练也有机会可以多打比赛。”
本场中巡赛标榜“全职业”
这或许反应了国内高尔夫的一个怪现状:由于长期以来,球员在通向职业巡回赛的道路上面临着“转职业考试”、“职业资格赛”等多重门槛,导致了国内高坛对于“职业身份”的认识比较混乱。
很多拥有“职业身份”的教练,不知道自己是“职业球员”;很多明明是“职业球员”的人,又故意回避自己的“职业身份”,去混迹“业余”赛。
这就凸显了中巡赛-如歌高尔夫网络冠军赛的特殊意义,这场比赛仅接受具有职业身份的球员报名,是中国巡回赛有史以来第一场,也是中国高尔夫极为罕见的“全职业”赛事!其中还包括张维维、张捷娜琳等7位女球手。
决赛三位球手:刘欢、刘泽昊、康静安
由于赛事面向所有“职业”开放,除了活跃在职业巡回赛一线的球员之外,不少拥有“中高协职业身份”的高尔夫教练员也加入比拼。包括刘欢在内,有多达40人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“职业赛”,其中8人最终跻身两轮之后的34名晋级者中。说明至少在模拟器上,职业教练的水平,比起中巡赛会员,并不逊色。
而从进入最终决赛日的3强球手中,中国高尔夫的“职业分布”可见一斑:2000年出生的刘泽昊是活跃在赛场一线的中巡赛会员球手,1992岁出生的刘欢是中山尚阳室内高尔夫球馆的职业教练,1982年出生的康静安则身兼“早年征战巡回赛职业球员”+“如今以教球为主业职业教练”的双重身份。
“很开心能够加入到这样一场赛事中。”康静安感慨道,“这给了教练员、或者是阔别赛场多年的老职业球员的展现舞台。”
尽管7位女球手无人晋级,却成为一道别样风景
有球员在赛前接受采访时表示,比赛既然不区分职业球员和职业教练员,一些常打模拟器的人,会更有优势。对此,20岁小将刘泽昊给予了认同。
“可能唯一好点的是职业球员因为常年比赛锻炼,心里抗压能力会好一些。”尽管身为一线职业球手,刘泽昊对于高尔夫模拟器持接受态度,由于身处海南天气太热,每周他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去打模拟器。
但哪怕对于模拟器颇为熟悉,三个月前还在中巡赛-如歌高尔夫网络争霸赛上获得第二,刘泽昊最终还是没能击败更加深谙室内高尔夫特点的职业教练:在奥运场霞关乡村3D球场,第五轮收官洞的连续3个OB,让刘泽昊拱手让出领先4杆的大好局面,最终在决赛轮不敌飚出8鸟0柏忌63杆 (-8) 的刘欢,连续两场“云战”屈居亚军。
至于“意外”参赛,最终却勇夺冠军的刘欢,十年前还不知高尔夫为何物。但从球童到助教,再到考取中高协中级教练证,如今的他已在去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室内高尔夫球馆。
刘欢与太太欢庆胜利
“我2016年开始接触如歌,一直是他们设备的忠实粉丝。”击败132名职业高手,成为“云战”王中王的刘欢坦言,“不敢相信”自己赢得了冠军,“第一次参加职业比赛,6轮下来,我的心情是一轮比一轮忐忑,好在老婆和儿子,还有我俱乐部学员们都来到现场支持我,给了我很大的鼓励。”
赢得“全职业”之战后,刘欢已经收到了中巡赛的外卡,即将出战2020年中国巡回赛揭幕战,高尔夫人生道路即将开启崭新一页。从室内球馆走出的一位位“职业”们,经过云战的洗礼,壮大了中国职业巡回赛的球员规模,让如歌创始人兼CEO刘隆基欣慰不已。
如歌创始人兼CEO刘隆基
“一大批参赛球员是各个城市如歌球馆里的职业球员、职业教练,本身还又是球馆的投资者、经营者、管理者,这一点我看到了之后非常非常的欣慰,他们身处这个行业里,正在用自己的才能,以另外一种形式推广着中国的高尔夫。”
高尔夫需要“后浪”
此次网络冠军赛的决赛设在奥高国际高尔夫深圳中心,地处深圳南山区的一座购物中心。周日当晚,很多路过的小朋友纷纷过来“围观”,职业高尔夫球员的一招一式,吸引了不少孩子们憧憬的目光。
来到现场观摩比赛的孩子们
“这正是我们做比赛的一个愿景。科技的力量,互联网的力量,正在让高尔夫触手可及,离家更近。”决赛轮现场接受采访时,刘隆基说,“看到很多孩子从今天开始喜欢上高尔夫了,真的让人很开心。”
高尔夫向前发展的大潮里,青少年是“后浪”,是未来,是希望,将抵达这项运动无比广阔的远方。室内模拟器和线上赛事的应运而生,或许正是回应了时代的号召。
连续两场“云战”收获亚军的刘泽昊透露,现在他不仅在练球之余打模拟器,还晋升为妹妹的“专职教练”:“我现在也在教她打球,打模拟器不晒。”
“后浪”和”后后浪“是高尔夫的未来
美国南加大近期一项研究显示,00后乃至05后的“Z一代” (也就是我们口中的“后浪”) 人群,对于体育消费的接受度更高。在体育产业正在“线上化”、“虚拟化”、“碎片化”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室内球馆的普及,线上赛事的出现,似乎正在降低高尔夫场地和时间限制的两大门槛,弥补实体球场和赛事数量上的不足,从而为这项运动的普及和人才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“看看今天比赛现场来的这么多孩子,高尔夫离孩子们就是这么近!”刘隆基说。